
林光 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民间工艺家。
九十年代初期:于浙江习作玉石雕刻技艺。在不断学习和临摹传承以来的手法中,逐渐认识到琢玉之师的前路漫长。遂于九十年代末年来到苏州,对苏作玉雕渐有了解。
发觉苏作玉石雕刻技艺之深,更诚然钻研。便于数年中不止磨练与自身思考中,发觉:玉石雕刻之理,与繁简无关,传承之余应当发挥先进时代的诸多进步理念。
对于苏作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后来对苏作玉石雕刻进入了比较完整的整理。
现在,我们所做应当更加关注的是人性本身的东西。
例如:对于龙形题材的创作来说,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寄予“龙”这种中华文明形象的热爱。希望可以望子成龙,这一“龙”或许不会飞升九天,但是子女后辈如果可以懂事一点,可以在为人处事中明白谦让谨慎一点,能在同辈中处处以身作则那么就已经足以。龙的图腾,化作了我们做玉人对佩戴玉石者的美好祝愿。和希望万事更顺利向前的期望。
所以在我现代对玉石的雕琢上,也更多的融入了我对时代的看法。如同上述,龙的形象,或许可以少一些权威的肃穆和气势磅礴,多一点文雅,加一些如同长辈的语重心长。
我觉得,既然需要在雕琢中下工夫,那么选好每一块合适的玉石都是非常必要的。我个人对于玉石的选择也有自己的看法。玉道即是君子之道,君子道:仁义礼智信。
玉雕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其实最主要的是雕刻设计者自己在艺术上的表现力。可是玉石作品不同于别的门类,玉本身的意义是不能被磨灭的,那就是玉石和“道”理解。一刻不完善自己,就在技艺上不能有所长进。
雕琢者需要对玉文化加入自己的表达。所以,在做作品时,处理上会对成品的本身做出些微改变。例如:玉石的礼器也是现在比较多的一种表现形式。可是在实际用途中,却不会如以前那么去发展。礼器逐步变化成寻常人可以佩戴的饰品,或者是可以摆放的器件,做到岁有理而道统传承一致。
我们需要向公众说明的不仅仅是这些器物在古代有什么作用,而是让人们能通过现在工艺的表现喜爱上在玉石中显露出的绚烂文明和品德。这是我所作重着力刻画的,每一个器物,都是我个人学习的一节课,也希望人们可以在玉石上感到历史的厚重之外其实更是贴近我们的生活。
联系方式:
林光玉雕工作室
电话:0512-67575106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齐门路73-75号
网站:www.linguangyu.com
部分获奖作品:
《莲逸繁华》2017年“苏艺杯”金奖
《宏博远古》2017年“子冈杯”银奖
《顺势》2017年“玉缘漆花 艺博杯”金奖
《顺势》2017年良渚杯银奖
《秋风吟 陈世往》2016年子冈杯银奖
《摩诃俱舍》2015年“子冈杯”金奖
《盛境》2015年“百花玉缘杯”金奖
《福禄缠身》2015年“艺博杯”银奖
《胥郛叠影》2014中国“天工奖”银奖
《福运有馀》2014中国“艺博杯”金奖
《胥郛叠影》2014中国“子冈杯”金奖
《以和为贵》获得苏州第三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银奖;
《吟龙开泰》获得苏州第四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金奖;
《琼玉当属》获得中国(苏州)“子冈杯”玉石雕精品博览会金奖;
《灯下房栊静》获得中国(苏州)“子冈杯”玉石雕精品博览会金奖
《沾花仕女》获得中国(苏州)“子冈杯”玉石雕精品博览会最佳工艺奖;
《龙章凤姿》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艺博杯”金奖;
《烟下平江》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艺博杯”银奖;
《龙跃凤鸣》获得中国玉石雕精品奖“百花玉缘杯”金奖;
《玉龙锁》获得中国玉石雕精品奖“百花玉缘杯”银奖;
《龙行天下》获得中国玉石雕精品奖“百花玉缘杯”金奖;
《乾龙登殿》获得中国玉石雕精品奖“百花玉缘杯”金奖;
《起源》获得中国(苏州)工艺美术·丝绸艺术大展暨首届“苏艺杯”金奖。
《莲逸繁华》
《宏博远古》
《龙纹印章》
《龙啸乾坤》
《琼玉当属》
《喜连宏业》
《筱竹•菡绣绮》
《胥郛叠影》
《喜相随》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